|
氣開閥和氣關閥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时间:2025-05-20 作者:德特森閥門知識講堂【原创】 氣開閥和氣關閥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氣開閥和氣關閥是氣動調節閥的兩種常見類型,主要區別在于氣動信號壓力(如壓縮空氣)作用下閥門的開關狀態,以及故障(失氣)時的安全位置。它們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與氣動執行機構的設計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結構組成氣動調節閥通常由執行機構和閥體部件兩部分組成,核心差異體現在執行機構的設計: 1. 執行機構的共性結構(1)膜片(或活塞):感受氣動信號壓力,將氣壓轉換為機械推力。 (2)彈簧:提供復位力,用于在失氣時使閥門回到安全位置。 (3)閥桿:連接執行機構和閥體,傳遞推力以控制閥芯動作。 (4)定位器(可選):用于精確調節閥門開度,反饋信號實現閉環控制。 2. 氣開閥與氣關閥的結構差異
二、工作原理1. 氣開閥(AO)有氣開,失氣關 (1)當氣動信號壓力(如 4~20kPa 氣壓)輸入到執行機構的膜片上方時,氣壓推動膜片向下移動,壓縮下方彈簧,帶動閥桿向下運動,閥芯逐漸打開閥門(流通面積增大)。 (2)當氣壓信號消失(失氣)時,彈簧復位力推動膜片向上移動,閥桿帶動閥芯關閉閥門,回到安全位置。 典型應用:用于需要 “故障關斷” 的場景(如易燃介質管道,失氣時切斷流路以避免泄漏)。 2. 氣關閥(AC)有氣關,失氣開 (1)氣動信號壓力輸入到執行機構的膜片上方時,氣壓推動膜片向下移動,壓縮上方彈簧,帶動閥桿向下運動,閥芯逐漸關閉閥門(流通面積減小)。 (2)當氣壓信號消失(失氣)時,彈簧復位力推動膜片向上移動,閥桿帶動閥芯打開閥門,回到安全位置。 典型應用:用于需要 “故障流通” 的場景(如冷卻系統,失氣時保持通路以防止設備過熱)。 三、關鍵區別總結
四、應用場景與選型原則1. 選型核心依據工藝安全需求: (1)若介質為危險物質(如可燃氣體、腐蝕性液體),優先選氣開閥,失氣時切斷流路。 (2)若需保證連續流通(如管道防凝、設備冷卻),優先選氣關閥,失氣時保持通路。 控制系統邏輯:需與控制器(如 PLC/DCS)的信號方向匹配,確保閉環控制的穩定性。 2. 典型應用場景氣開閥: 化工反應釜進料閥(防止泄漏)、燃氣鍋爐切斷閥、消防噴淋系統電磁閥(失氣關閉,防止誤噴)。 氣關閥: 加熱爐燃料氣放空閥(失氣時打開,防止憋壓)、離心泵入口閥(保持流體連續)、空調系統新風閥(失氣時全開,保證通風)。 五、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執行機構與閥體的匹配: 部分閥門可通過改變執行機構安裝方向(正裝 / 反裝)或更換彈簧位置,實現氣開與氣關的切換。 定位器的作用: 氣動定位器需根據閥門類型調整作用方向(正作用 / 反作用),確保信號與開度一一對應。 故障安全驗證: 定期測試失氣時的閥門動作,確保彈簧復位功能正常,避免安全隱患。 總結氣開閥和氣關閥的本質區別在于氣動信號與彈簧復位力的拮抗關系,核心目標是滿足工藝安全和控制的需求。理解其結構與原理后,可根據介質特性、工藝流程和安全規范靈活選型,確保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