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見的電動偏心蝶閥故障電動偏心蝶閥在工業(yè)應用中常見故障可分為機械故障、電氣故障、密封故障及其他功能性故障,以下是具體類型、原因及解決方法: 一、機械故障1、閥門卡滯 / 啟閉困難原因: (1)介質中含顆粒雜質、焊渣、結垢等,卡入密封面或閥桿與閥體間隙。 (2)閥桿變形、腐蝕或潤滑不足,導致摩擦力增大。 (3)偏心機構(如蝶板偏心軸)裝配不當,與閥體摩擦卡阻。 (4)長期未動作,密封面因介質凝固、結晶粘連(如高溫油、易結晶介質)。 解決方法: (1)停機清理閥體內雜質,加裝管道過濾器。 (2)檢查閥桿表面,磨損嚴重時更換,定期涂抹耐高溫潤滑脂(如二硫化鉬)。 (3)重新調整偏心機構安裝位置,確保同軸度。 (4)對易凝固介質,采用保溫伴熱或定期活動閥門。 2、傳動機構故障(齒輪 / 聯(lián)軸器)原因: (1)齒輪箱內潤滑油缺失、污染,導致齒輪磨損、斷齒。 (2)聯(lián)軸器螺栓松動、斷裂,或聯(lián)軸器橡膠緩沖件老化失效。 (3)電動執(zhí)行器與閥門連接同軸度偏差過大,長期運行導致傳動件磨損。 解決方法: (1)定期更換齒輪箱潤滑油,清潔箱體,檢查齒輪磨損情況,必要時更換。 (2)緊固聯(lián)軸器螺栓,更換老化緩沖件,調整執(zhí)行器與閥門的安裝同軸度。 3、閥桿斷裂或脫落原因: (1)閥門長期在超扭矩工況下運行(如介質壓力過高、密封面卡阻),導致閥桿過載斷裂。 (2)閥桿材質抗腐蝕性能不足,被介質腐蝕變薄斷裂。 (3)閥桿與蝶板連接鍵槽 / 銷釘松動、脫落。 解決方法: (1)設定執(zhí)行器扭矩上限(不超過閥門額定扭矩的 1.2 倍),避免過載。 (2)更換耐腐蝕材質閥桿(如不銹鋼 316L、雙相鋼)。 (3)檢查連接部位,緊固鍵槽或銷釘,必要時焊接加固。 二、電氣故障1、執(zhí)行器電機不動作原因: (1)電源問題:接線松動、斷路器跳閘、電壓不穩(wěn)或缺相(三相電機)。 (2)電機繞組燒毀(因過載、短路或長期堵轉)。 (3)控制回路故障:繼電器觸點損壞、限位開關失靈、PLC 信號異常。 解決方法: (1)檢查電源線路,測量電壓,修復松動接線或更換損壞元件。 (2)用萬用表檢測電機繞組阻值,燒毀時更換電機或重繞線圈。 (3)排查控制回路,測試限位開關和繼電器動作是否正常,修復信號傳輸問題。 2、執(zhí)行器過載報警原因: (1)機械卡阻(如密封面粘連、閥桿變形)導致扭矩超過設定值。 (2)扭矩開關參數(shù)設置不當(如設定值過低)。 (3)減速器齒輪磨損,傳動效率下降,負載增大。 解決方法: (1)手動盤動閥門,判斷是否卡阻,按機械故障處理。 (2)重新校準扭矩開關,設定值應為閥門額定扭矩的 1.1~1.2 倍。 (3)拆解減速器,檢查齒輪磨損情況,更換損壞部件。 3、閥門位置反饋異常原因: (1)行程開關(限位開關)觸點磨損、位移或松動,導致開關信號誤觸發(fā)。 (2)電位器(位置變送器)磨損、接觸不良,反饋信號波動或失真。 (3)信號傳輸線絕緣破損、接地不良,受電磁干擾。 解決方法: (1)調整行程開關位置并固定,更換磨損觸點。 (2)校準電位器,清潔觸點或更換新部件。 (3)檢查信號線屏蔽層,確保接地良好,遠離強電磁設備。 三、密封故障1、內漏(密封面泄漏)原因: (1)密封面磨損、腐蝕、裂紋或夾渣(如顆粒介質沖刷、高溫氧化)。 (2)蝶板與閥座偏心距偏差過大,導致閉合時貼合不嚴。 (3)閥門安裝時法蘭螺栓受力不均,造成閥體變形。 解決方法: (1)按 “密封面損壞判斷方法” 檢查,輕微磨損可研磨修復,嚴重時更換密封副(如硬質合金閥座、橡膠密封圈)。 (2)重新調整偏心機構安裝精度,或返廠維修。 (3)對稱均勻緊固法蘭螺栓,必要時更換墊片。 2、外漏(填料函 / 法蘭泄漏)原因: (1)填料函內填料老化、干燥開裂,或填料壓蓋未壓緊。 (2)閥桿表面劃傷、銹蝕,與填料接觸不嚴。 (3)法蘭連接墊片老化、破損,或螺栓松動。 解決方法: (1)更換填料(如聚四氟乙烯、柔性石墨),均勻壓緊壓蓋(切勿單邊過緊)。 (2)打磨或更換閥桿,確保表面光潔度(Ra≤3.2μm)。 (3)更換法蘭墊片,按對角順序逐步緊固螺栓至額定力矩。 四、其他功能性故障1、閥門啟閉速度異常原因: (1)電動執(zhí)行器減速器齒輪磨損、潤滑不良,導致傳動速度下降。 (2)控制信號(如 4~20mA)干擾或衰減,導致執(zhí)行器響應滯后。 (3)電機電容損壞(單相電機),導致啟動扭矩不足、轉速不穩(wěn)。 解決方法: (1)更換減速器齒輪,補充潤滑油。 (2)檢查信號傳輸線路,采用屏蔽電纜并單獨布線。 (3)更換電機電容,確保啟動性能。 2、異常噪音或振動原因: (1)密封面磨損導致關閉時撞擊異響,或介質高速泄漏產(chǎn)生氣蝕噪音。 (2)閥桿與填料函間隙過大,或傳動機構部件松動(如齒輪、聯(lián)軸器)。 (3)管道支撐不足,閥門啟閉時管道振動傳導至閥體。 解決方法: (1)修復或更換密封面,降低介質流速(如加裝節(jié)流裝置)。 (2)調整填料函間隙,緊固傳動部件螺栓。 (3)加固管道支架,減少振動傳遞。 五、預防措施定期維護: (1)每 3~6 個月檢查密封面、閥桿、傳動機構,清理閥體雜質。 (2)每年校準執(zhí)行器扭矩和行程開關,測試泄漏量。 介質控制: 含顆粒介質加裝過濾器,腐蝕性介質選用耐腐蝕材質(如襯氟、不銹鋼)。 工況監(jiān)控: 避免閥門在超溫(如金屬密封≤425℃,橡膠密封≤120℃)、超壓工況長期運行。 備件管理: 儲備易損件(如密封墊片、填料、限位開關),縮短故障處理時間。 總結電動偏心蝶閥故障多源于機械磨損、電氣元件老化、工況異常及維護不足。通過定期巡檢、規(guī)范安裝、合理選型(如根據(jù)介質特性選擇密封材質),可有效降低故障發(fā)生率。對于關鍵流程中的閥門,德特森建議配置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如扭矩、溫度傳感器),實時預警潛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