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判斷電動調節閥的故障是由執行機構還是閥門本體引起的?时间:2025-01-03 作者:德特森閥門知識講堂【原创】 如何判斷電動調節閥的故障是由執行機構還是閥門本體引起的?判斷電動調節閥的故障是由執行機構還是閥門本體引起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一、外觀與連接檢查觀察執行機構:查看執行機構外殼有無損壞、變形、腐蝕跡象,若有明顯的外力撞擊痕跡或外殼破裂,可能影響其內部結構和正常運行,導致故障。 檢查連接部位:仔細查看執行機構與閥門本體的連接螺栓是否松動、脫落,若連接不緊固,可能導致執行機構的動作無法有效傳遞給閥門,造成閥門動作異常。 查看閥門外觀:檢查閥門本體的閥體是否有裂縫、砂眼、腐蝕等問題,這些可能導致介質泄漏或影響閥門的正常關閉。同時,觀察閥芯與閥座的密封面是否有磨損、劃痕、雜質堆積等情況,這會影響閥門的密封性能。 二、手動操作測試手動轉動執行機構手輪:在斷電情況下,手動轉動執行機構的手輪,感受轉動是否順暢,有無卡澀、阻力過大或異常松動的情況。若手輪轉動困難,可能是執行機構內部的齒輪、蝸輪蝸桿等傳動部件損壞或潤滑不良。 手動操作閥門閥桿:將執行機構與閥門閥桿分離,直接手動操作閥桿,檢查閥門的開啟和關閉是否靈活。若閥桿無法正常動作或動作阻力很大,說明閥門本體內部可能存在閥芯卡塞、閥桿彎曲、填料過緊等問題。 三、運行狀態觀察聽運行聲音:在電動調節閥運行過程中,仔細聽其發出的聲音。如果聽到執行機構內部有異常的噪音,如齒輪嚙合不良的 “咔咔” 聲、電機運轉的 “嗡嗡” 聲過大等,可能是執行機構的電機、齒輪箱等部件出現故障。 觀察動作情況:觀察電動調節閥的動作過程,若閥門動作緩慢、跳動、振蕩或無法達到規定的開度,可能是執行機構的輸出力不足、控制信號不穩定或閥門本體存在卡澀、堵塞等問題。 檢查閥門開度指示:對比閥門的實際開度與開度指示是否一致,如果開度指示正常但閥門實際開度不符,可能是執行機構與閥門之間的連接部件損壞或閥門內部的閥芯位置反饋裝置故障。 四、電氣系統檢測檢查執行機構電氣參數:使用專業的電氣檢測工具,如萬用表,測量執行機構的電機繞組電阻、絕緣電阻、電源電壓等參數。若電機繞組電阻異常,可能是電機繞組短路或斷路;若絕緣電阻過低,說明電機絕緣性能下降,存在漏電風險;若電源電壓不穩定或偏離額定值,可能導致執行機構無法正常工作。 檢查控制信號:通過控制系統查看發送給電動調節閥執行機構的控制信號是否正常,有無信號中斷、波動過大等情況。如果控制信號異常,而執行機構本身電氣參數正常,則可能是控制系統的問題,而非執行機構或閥門本體故障。 五、流量與壓力檢測測量流量:在電動調節閥的進出口安裝流量測量裝置,測量閥門在不同開度下的實際流量,并與理論流量進行對比。如果實際流量與理論流量偏差較大,可能是閥門本體的閥芯與閥座之間的通流面積發生變化,如閥芯磨損、閥座堵塞等,也可能是執行機構未能準確控制閥門開度。 檢測壓力:在閥門進出口安裝壓力計,測量閥門前后的壓力差。若壓力差過大,超出正常范圍,可能是閥門本體內部存在堵塞、閥芯未完全開啟或關閉等問題;若壓力差正常,但閥門流量異常,則可能是執行機構的控制精度不夠或閥門的流量特性發生變化。 六、部件替換測試執行機構替換:如果條件允許,可將懷疑有故障的執行機構替換為同型號的正常執行機構,然后觀察閥門的運行情況。若閥門恢復正常工作,則說明原執行機構存在故障;若故障依舊,則可能是閥門本體的問題。 閥門本體替換:同理,也可將閥門本體進行替換,安裝新的閥門本體后進行測試。若故障消除,表明原閥門本體有問題;若故障未解決,則需進一步排查執行機構與連接部件等其他可能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