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2227‐2005 通用閥門 球墨鑄鐵件技術條件介紹时间:2024-12-07 作者:德特森閥門知識講堂【原创】 GB/T 12227‐2005 通用閥門 球墨鑄鐵件技術條件介紹GB/T 12227 - 2005《通用閥門 球墨鑄鐵件技術條件》主要規定了通用閥門用球墨鑄鐵件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內容。 1. 范圍本標準適用于砂型鑄造或導熱性與砂型相當的鑄型中鑄造的通用閥門球墨鑄鐵件。 2. 引用文件引用了多個其他標準,如用于拉伸試驗的 GB/T 228、用于硬度試驗的 GB/T 231.1 等,這些引用文件為球墨鑄鐵件的檢驗等操作提供了依據。 3. 技術要求3.1 化學成分球墨鑄鐵件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鐵、碳、硅、錳、硫、磷等元素,同時含有一定量的鎂、稀土等球化元素。這些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對球墨鑄鐵的性能有重要影響。例如,碳和硅是促進石墨化的元素,合適的含量能保證石墨球化良好;而錳、硫、磷等元素的含量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防止產生有害相,影響鑄鐵的力學性能。 3.2 力學性能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標準規定了不同牌號球墨鑄鐵件的最小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例如,QT400 - 18L 牌號的球墨鑄鐵件,其抗拉強度不小于 400MPa,屈服強度不小于 240MPa。這些強度指標反映了球墨鑄鐵件承受拉伸載荷的能力,是衡量其質量的關鍵性能指標。 伸長率:伸長率體現了材料的韌性。如 QT400 - 18L 牌號的球墨鑄鐵件伸長率不小于 18%,這意味著材料在拉伸過程中有較好的塑性變形能力,能有效防止鑄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脆性斷裂。 硬度:球墨鑄鐵件的硬度也有相應要求。硬度會影響鑄件的加工性能和耐磨性能。合適的硬度范圍能確保在閥門加工過程中易于切削,同時在閥門工作過程中,如在密封面等部位能有良好的耐磨性。 3.3 鑄件質量外觀質量:鑄件表面應光潔,澆冒口、飛邊、毛刺等應清理干凈。表面不允許有明顯的粘砂、夾砂、砂眼、氣孔、裂紋等缺陷。對于非加工表面,其表面粗糙度應符合圖樣規定;對于加工表面,應能滿足加工余量范圍內的質量要求。 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鑄件的尺寸公差應符合 GB/T 6414 的規定,加工余量應根據鑄件的尺寸、形狀、生產批量等因素確定。準確的尺寸公差和合理的加工余量有助于保證閥門的裝配精度,同時也能有效控制生產成本。 內部質量:鑄件內部應致密,不得有縮孔、縮松、氣孔等影響鑄件質量的內部缺陷。對于一些要求較高的鑄件,可以采用無損檢測方法(如射線檢測、超聲檢測等)來檢查內部質量,合格級別應符合供需雙方商定的要求。 3.4 熱處理根據球墨鑄鐵件的用途和性能要求,可以進行相應的熱處理。例如,為了消除鑄造應力,可進行去應力退火;對于需要提高力學性能的鑄件,可進行正火、調質等熱處理。熱處理工藝應符合相關標準或經供需雙方協商確定。 4. 試驗方法與檢驗規則4.1 試驗方法化學成分分析:應按照 GB/T 223 等相關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化學成分分析,以準確測定鑄鐵件中各元素的含量。 力學性能試驗: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試驗按 GB/T 228 規定的方法進行,采用標準試樣在拉伸試驗機上測試。伸長率也是在拉伸試驗過程中測定。硬度試驗可采用布氏硬度計或其他合適的硬度測試方法,按照相應的硬度測試標準進行操作。 尺寸檢查:使用合適的量具(如卡尺、千分尺等)按照圖樣規定的尺寸和公差要求對鑄件進行尺寸檢查。 4.2 檢驗規則檢驗批次:鑄件應按批進行檢驗,同一爐次、同一造型工藝、同一牌號的鑄件為一批。批量大小應根據實際生產情況確定。 抽樣方法:對于外觀質量、尺寸檢查等項目,一般應進行全數檢驗;對于力學性能和內部質量檢查,可采用抽樣檢驗的方法。抽樣數量和抽樣方案應根據批量大小和質量穩定性等因素確定,可參考 GB/T 2828 等統計抽樣標準。 合格判定:當鑄件的各項檢驗項目均符合本標準要求時,判定該批鑄件合格。若有不合格項目,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加倍抽樣檢驗、返工、返修等措施,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5.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5.1 標志鑄件上應鑄出或打印出清晰、牢固的標志,包括制造廠名或商標、鑄件牌號、爐號等信息,以便于追溯和識別。 5.2 包裝
鑄件應進行包裝,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應根據鑄件的尺寸、重量和運輸條件等因素選擇。一般采用木箱、紙箱等包裝,并在包裝內放置防潮、防震等防護材料,防止鑄件在運輸和貯存過程中受到損壞或腐蝕。 5.3 運輸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避免碰撞、雨淋等情況,防止鑄件損壞或生銹。對于大型或特殊要求的鑄件,應制定專門的運輸方案,確保運輸安全。 5.4 貯存鑄件應貯存在干燥、通風良好的倉庫內,避免與腐蝕性物質接觸。不同牌號和規格的鑄件應分類存放,防止混淆,并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防止鑄件生銹或變質。 |